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8月27日晚间,长鸿高科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6.25%;不过受多重因素影响,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167.66万元。值得关注的是,第二季度公司经营状况迎来显著改善,单季度实现营收11.25亿元,环比增长56.79%,归母净利润达1810.54万元,盈利能力明显修复。
回溯上半年净利润承压的原因,一方面源于实体经济需求偏弱,对新材料行业形成一定制约;另一方面,子公司长鸿生物为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于第一季度对PBT装置实施停工技改,短期内影响了产能释放,同时去年同期较高的业绩基数也对同比数据构成压力。
进入二季度后,随着技改项目顺利完成、生产逐步恢复稳定,叠加下游市场需求回暖,尤其是汽车、电子电器等下游行业持续去库存并进入补库周期,带动特种合成树脂、高分子材料等产品需求明显回升,公司盈利能力随之快速回升。同时,公司持续调整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产品比重,进一步巩固其在细分领域的竞争优势,经营业绩逐步走出低谷,第二季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1574.41万元,实现环比扭亏为盈。
目前,长鸿高科已形成TPES热塑性弹性体和PBAT可降解领域的双轮驱动产业发展格局,并持续推进可降解塑料上下游一体化布局,强化全产业链竞争优势。今年以来,公司投资建设并储备了多个新项目及技改项目,以拓宽盈利渠道,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持续优化发展质量。
公告显示,25万吨/年溶液丁苯橡胶扩能改造项目二期以及5万吨/年TPE黑色母粒技改项目已顺利建成投产,公司黑色母粒总产能达11万吨/年,在黑色母粒行业初具规模。长鸿生物PBT装置技改完成,产品产能与质量同步提升。此外,广东长鸿丙烯酸产业园项目一期也已按计划开工,基础设施与主体工程建设同步推进,为后续投产奠定基础。
展望下半年,汽车轻量化、新能源配套、消费电子复苏等趋势有望延续,行业景气度预计将保持稳步向上的态势。公司表示,将继续推进产能释放与技术迭代,积极响应市场变化,随着内生改善与外部环境回暖形成共振,未来几个季度的经营业绩具备持续向好的基础。(沈振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