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惠琳 编辑/ 陈晓平
楼市止跌回稳,龙湖也交出成绩单。
8月29日,龙湖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收入587.5亿元,同比增长25.4%,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32.2亿。
其中,开发业务地产收入为454.8亿元,累积实现合同销售金额350.1亿,合同销售面积261.4万平方米。
业绩会上,龙湖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陈序平提到,房地产经过四年调整,很多城市楼盘价格回落,楼市短期看政策刺激力度,中长期依然看好市场的韧性。
“市场上还缺少好房子,核心地段的改善需求仍然非常强劲。” 他表示。
在投资上,龙湖依然保持一定节奏。
截止6月末,其在上海、重庆、苏州、贵阳4座城市获取4幅土地,新增土储总建筑面积24.9万平方米,总土地储备合计2840万平方米,权益占比75%。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地产航道总裁张旭忠表示,未来将继续严守投资刻度和纪律,在保证财务安全的前提下,择机获取一些新的土地,坚持聚焦高能级城市。
地产温和复苏阶段,运营和服务板块,对龙湖整体业绩形成较大支撑。
1-6月,由商业、资管组成的运营业务,收入达70.1亿,成为现金流的重要来源。其中,占比最大的商业板块,租金收入达到55亿,其日均客流同比增长11%。
截至6月底,龙湖累计运营商场89座,运营总建面943万平方米,下半年预计新开约10座商场。
为了增厚安全垫,龙湖保持审慎的财务规划。
其正用全航道的正向现金流去降低负债总额,年内,公司累计兑付债券本息合计约145亿;同时,持续优化债务结构,以长周期经营性物业贷款替换信用债融资。
1-6月,龙湖经营性物业贷款净增约100亿,其成本低、年期长,利于公司优化债务结构。
截至6月末,龙湖有息负债规模降低至1698亿,较上年末下降约65.3亿。银行融资占比达87%,其中通过经营性物业贷及长租贷占比55%;平均融资成本降低至历年低点3.58%,平均合同借贷年期,拉长至10.95年,达到历史最长年期。
整体龙湖手头还较宽裕,在手现金446.7亿,净负债率为51.2%,现金短债倍数为1.74倍。
短期来看,龙湖已无偿债压力。
2025年内到期的债券,其已全部偿还完毕,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占比15.1%,外币债务占比14%。年底有一笔84亿元的海外信用贷款,龙湖计划分批次逐步提前偿还,目前已偿付10亿。
龙湖集团执行董事兼CFO赵轶表示,2025年计划压降有息负债超过300亿,未来每年净减少不超过100亿,将总有息负债余额稳定在1000亿元左右,并逐步降低短债和外债的占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