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1年快递“反内卷”复盘
2020-2021年义乌为代表的“产粮区”出现高烈度价格战
2020-2021年风向标义乌开启高烈度价格战。根据《棱镜》栏目报道,2020年3月极兔起网中国市场,在拼多多平台货量的支撑下,开启低价竞 争策略,“通达系”为维护市场份额跟随参与竞争,各快递公司在“产粮区”义乌出现了激烈的价格竞争。根据金华邮管局官网数据,2021年 8月义乌单票快递价格跌至2.64元/票,较2020年2月高点4.48元/票下降了1.85元(或-41.2%)。
义乌只是缩影,全国范围内价格均跟随快速下降。根据各公司公告,2020年-2021年圆通/韵达/申通单月最低单票价格达到2.02/2.01/1.95元/ 票,较同期最高点分别下降31.3%/33.4%/40.9%。
价格战逻辑:电商快递产品同质化,但规模效应显著
通达系快递公司的产品较为同质化。在早期,消费者对快递服务感知差异不大,电商卖家对于服务品质的要求也不强。
规模效应显著,以价换量策略常被使用。通达系快递主要采用自营转运中心和加盟商负责末端的经营模式。随着包裹量的增加,快递公司总部 转运中心和运输车辆的固定成本能被摊薄,公司的成本让利空间也就越大。
成本的有效下降容易引发价格战。根据各公司公告,2017年-2021年,中通/圆通/韵达单票运输成本分别下降0.26/0.43/0.43元,或-33.2%/- 46.2%/-46.1%;单票分拣成本分别下降0.09/0.17/0.11元,或-22.5%/-35.4%/-26.2%。
快递员“派费权益”受损,监管号召保障稳定,开启“反内卷”
根据浙江日报,2021年3月,义乌当地从维护行业稳定的角度出发,率先以快递协会名义发布了《关于维护行业平稳有序,推进行业高质量发 展的实施意见》;2021年4月,义乌邮管局进一步对当地快递价格进行规范,关停了打价格战的部分企业分拨中心,尝试对价格战进行管控。
快递员派费在价格战中受损,监管号召保障快递员权益。2020-2021年上市公司派费成本快速下降,也即快递员“派费收入”下降,根据各公 司公告,2021年圆通/韵达/申通单票派费分别为1.16/1.14/1.26元,较2019年分别下降0.15元(或-11.1%)/0.60元(或-34.4%)/0.42元 ( 或-25.0%)。
派费上涨的“反内卷”逻辑:政府+行业指定政策——快递总部提高快递员派费,上涨成本价——各加盟商对终端客户涨价——快递总部和加 盟商报表得到改善——网络稳定高质量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反内卷”带动企业单票价格、盈利大幅改善
2021年8月后核心“产粮区”涨价,涨价范围随之扩散,至2021年底各快递公司单票收入均大幅提高。2021年8月-2022年1月,义乌快递单票价 格由2.64元/票增长至3.38元/票,涨幅达到0.75元(或+28.3%);2022年1月圆通/韵达/申通单票价格分别达到2.72/2.62/2.59元/票,较2021 年8月分别增长0.59元(或+27.7%)/0.57元(或+27.8%)/0.64元(或+32.8%)。
2021Q4快递企业总部单票利润改善。2021Q4中通/圆通/韵达单票净利润分别0.28/0.23/0.13元,环比Q3增加0.07/0.16/0.06元,同比20Q4分别 增长16.5%/167.7%/51.1%。其中申通2021Q4归母净利润-6.71亿元,根据公司年报,主要由于公司计提了7.29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
二.当前快递行业再迎“反内卷”
龙头实力变迁,竞争是长期趋势,反内卷创造阶段修复弹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