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随着夏日气温节节攀升,避暑游成为旅游市场的热门之选。美团旅行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避暑成为游客的核心诉求,“避暑游”搜索量大幅上涨,同比增长47%,西北、东北、西南地区成为热门目的地。
众多上市旅游公司瞅准这一商机,推出音乐会、水枪节、反季节出境避暑等特色项目与多元服务,全力满足游客的避暑需求,与消费者一同消解暑热。
“避暑游”订单大幅增长
在自然景区领域,东北地区凭借独特的气候禀赋与地域风情,早已形成一个边界清晰、体验多元的“避暑生态圈”;清凉胜地云南、贵州等地区也迎来大批游客。美团旅行数据显示,截至7月24日,暑假期间云南景区订单量同比增长70%。
在此背景下,上市旅游公司通过打造特色项目、优化服务内容,在避暑游市场中各展拳脚,为游客送上清凉夏日的同时,也为自身开拓出广阔的市场空间,推动旅游消费在暑期持续升温。
其中,长白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持续拓展避暑产品类型,滑雪场“变身”山地运动公园、增建雪绒花咖啡馆、举办夏日森林音乐会。长白山管委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长白山主景区共接待游客35.68万人次,同比增长4.5%。
“6月中旬起,长白山天池冰面开始融化,迎来了客流最高峰。现在长白山‘一票难求’,景区基本上是满额运行,我们民宿的价格也水涨船高,店里朝鲜族的民俗体验很受欢迎。”长白山焕森民宿工作人员孙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天目湖(维权)同样针对“避暑游”与亲子游需求,打造了一系列吸睛项目。在露天大草坪,吹着晚风喝啤酒一起看“苏超”;在天目湖水世界,以泰式主题巡游开启“造浪泼水节”。
除了自然景区,一些文旅综合体也加入“避暑圈”。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文旅项目在暑期发力:7月5日至8月31日,湖南湘潭万楼·芒果青年码头推出“万楼盛世烟花秀”“码头争霸大会”精酿啤酒节与“芒果的夏天”水枪节。
旅行社也在“避暑游”市场中积极行动。众信旅游零售数据显示,“澳新”暑期产品出游人数较多,其中澳大利亚及“澳大利亚+新西兰”连线产品分别同比增长200%、120%左右。众信旅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澳新”旅游资源丰富,叠加反季节避暑因素,预订量大幅上涨。
新消费趋势重塑旅游市场
当大众旅游的“标准化套餐”渐失吸引力,旅游公司开始积极转型,探索如何让这次避暑游“未完待续”。
据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披露数据,今年上半年,云南省共接待游客3.71亿人次,同比增长10.8%;实现旅游总花费6584.31亿元,同比增长10.5%;游客人均停留天数91天,较2024年同期延长11天。
“7月火把节等民族特色节日对游客的吸引明显增强。”丽江南风民宿经营者徐文迪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伴随纳西古乐的唱跳,这种“松弛感”受到广大游客的欢迎。平常的游客一般居住2天到4天,但有些游客会延长停留天数,还有直接留下创业的。
“避暑游”的游客不再执着于长白山、玉龙雪山等5A级景区的“流水式”打卡,而是开始“慢下来”体验当地的民俗文化。上海景鉴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周鸣岐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种旅游需求趋势,本质上是对独特性的渴求。游客期望的场景不是‘文化表演’,而是当地人真实生活的切片,游客在参与中完成从‘旁观者’到‘体验者’的转变。”
部分上市公司敏锐捕捉到了这些消费新趋势。7月份,广州岭南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城市符号“木棉”开启多维体验之旅。“从枕边香气到舌尖滋味,从旅游线路到文创收藏,将木棉的坚韧和美丽融入设计,为游客留下美好的纪念,也让‘木棉’这个城市符号跳出单一的景观维度,成为可感、可触、可藏的生活体验。它既是岭南先民智慧的当代延续,也是公司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岭南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
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则让“城墙”这一符号跳出了历史遗迹的单一标签。西安城墙从军事屏障蜕变为全球瞩目的文化IP,通过“一墙一故事”策略,将千年历史与现代创意深度融合,打造出如长安灯会、长安十二时辰街区等沉浸式体验。
新消费浪潮下的旅游市场,正在告别“走马观花”的粗放时代,转向“走心体验”的精细阶段。“旅企要做的是提升单次行程的复购率,在游客心中种下‘城市认同感’的种子。与城市共生的鲜活体验,才是文旅融合最持久的生命力。那些能守住当地文化根脉、接住新需求信号的目的地,将成为游客心中的‘未完待续’。”周鸣岐表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