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025外滩年会——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
10月24日金融一线消息,2025外滩年会于10月23-25日在上海市黄浦区召开,主题为“拥抱变局:新秩序·新科技”。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副总裁马欣出席并参加外滩圆桌“多层次养老保障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协同”。
对于养老保险发展过程中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协同关系,马欣指出,在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中,我们认为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角色定位是清晰且互补的。政府是以公平、普惠为宗旨,是基础保障的兜底者。政府负责建立强制性、普惠性的基础养老制度,同时也承担财政补贴的责任,当然更重要的是在总体负责制度设计、监管和公平性维护。
他表示,市场,包括中国太保在内,我们认为是以需求适配为宗旨,是多元化需求的供给者,发挥市场效率优势。金融机构通过提供多样化、创新型的养老金融服务产品,包括第二三支柱,成为政府保基本之外的多元支撑,让不同群体有一个选择权。社会,以互助补位为宗旨,是补充服务的参与者。社会力量更为广泛的层面,以非盈利为核心,填补政府和市场覆盖不到的领域。主要形式包括慈善养老捐赠,以及志愿服务等,重点在于服务型补充。总结来说,政府的公平兜底是前提,不偏离民生本质。市场多元补充是支撑、是满足差异化需求。社会的互助补位是延伸,能服务细微的痛点。
面对当前市场情况,马欣对二三支柱提出以下建议:
1.在发展二支柱上,我们认为当前的主任务是扩面,希望政策可以进一步松绑。刚才郑教授也讲了,我国的二支柱也就7000万人的覆盖面,不足中国就业人口的1/10。在历史上的制度中,要求企业建立年金,需要全体职工审议通过,而且要求全体职工加入。在交费中有一个5倍高频差的限制。这些政策其实不利于中小企业和创新性企业建立二支柱。近年来在人社部的指导和推动下,各地积极采取发展人才年金、园区年金等新的方式推动年金的扩面。比如,上海临港新片区的人才年金,和雄安新区的企业年金自动加入机制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一步我们建议可以推广雄安经验,从部分员工起步建立第二支柱,推行自动加入机制,灵活确定缴费比例和缴费方式,同时简化决策流程。
2.发展第三支柱,我们判断三支柱目前的主任务是专业化建设。要通过养老金专业主体的更多设立,逐步丰富产品供给。中国老百姓在三支柱有强大的储蓄,中国人的储蓄率比较高,但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机构做。相较于个人储备方式,专业机构在资产配置、风险控制、长期收益方面更具优势,建议政策上进一步支持金融机构创设养老金融的专职部门或子公司,开展养老金融产品的专业化经营,也减少贴养老保险标签的现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