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居中的古代院落 平姐姐摄于杭州闲林集市
虽然昨天很多人说今天要抄底,但除非你一开盘的时候抄进去,但凡涨起来后再动手,基本上也就打个平手无利可图了。而我昨日判断今日绿肥红瘦则是完全正确的,深市仅872家上涨,但是下跌的有1981家,上涨不及下跌的零头。沪市略好一点,指数收盘时仅下跌了0.19%,但是上涨的公司数量也只有757家,下跌的数量则达到1508家。两市合计,下跌的公司近3500家,上涨的公司不足下跌公司的一半。总体来说,三分之二的公司在下跌。
上证指数的跌幅小于预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特朗普周六说要把中国的关税加到100%之后,第二天他又说一切都很好,会与中国进行谈判,万斯也出来打圆场,说是总统会理性考虑中美关系云云。
这种高高举起的开头,轻轻落下的结尾,已经被世界人民总结出一个新的名词了,就叫TACO,就是特朗普总是临阵退缩。所以现在当他放出狠话,全球资本市场一片腥风血雨之际,已经被公认为是特朗普倒车接人上车的好机会了。但问题是历史会一再重演吗?
这里其实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历史会不会重演的问题,另一个则是特朗普真的是临阵退缩吗?我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否定的。首先历史会有重复,但不可能永远没有变化地重复下去,其二,纵观特朗普的言行,只能是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并非是退缩回原点。比如加沙与以色列的和平协议,他的大雷声,还是压倒了加沙当权者,后者终于同意全部交还人质,以色列也停火了。而之前的关税贸易战,美国也在各种谈判后,获得了此前没有的待遇。所以说他退缩是不成立的。只能说是满天要价,坐地还钱的商人本质体现得淋漓尽致。从美国政府的角度,在特朗普的各种吆喝下,美国的对外收获还是极大的,是朝着特朗普希望的方向前进了。
所以,这回加征关税,我的观点,不会加到百分之百,但也决不可能比上半年的关税低,很大可能是在现行关税与100%之间的一个数,当然,如果中国有另外的让步,保持现有税率也是有希望的。
但是,从长假期间荷兰法院迅速对闻泰科技发出冻结令的举动可以看出,一些西方国家是愿意配合美国对中国的制裁升级的,所以对特提出的这个新的打压措施不容小觑。
闻泰科技是在2019年先后投入330亿元收购了荷兰这个安世半导体公司的。经过几年的运营,其营业收入当下已占到公司营收的70%了,结果,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部部长下达部长令,要求安世及其下属所有机构,不论是资产还是人员均不得进行任何调整,有效期一年。第二天,安世公司的三位高管联名给荷兰法院写信,以国家安全为主,请求法院对公司开展调查并采取临时措施,荷兰法院也是毫不含糊,10月7日便作出裁决,暂停了闻泰科技创始人在安世的管理权限,并将安世半导体的所有股份减去一股后,托管给第三方。
受此消息影响,闻泰科技在节后两个交易中停牌,今日复牌后又迎来特朗普暴击,开盘即封死跌停。网上一些自媒体说这是一场外国政府的合谋打劫,这个肯定是言过其实的,闻泰科技在公告中说得很明确,现在只是对公司的管理权受限,作为股东的经济权益是有保障的。
现在最可怜的是那些利用融资买进股票的人,该股最新的融资余额约为25亿元,这么多融资资金想要跑出来,按今日只有1.7亿元的成交来线性外推,估计需要十多个交易日了。
如果真的出现连续跌停,对一些基民的影响估计也不会小了。截至上半年,总共有299家机构持有近一半的股票,其中格力电器居然也持有3077万股,此外,众多基金也总共持有7522万股。
这或许也是对A股上市公司热衷于资产重组的终极嘲讽。闻泰科技的上市就是借壳而来,而这个壳从最早的黄石服装厂,1990年以一个分厂入股,成立黄石服装股份有限公司开始,1993年更名为黄石康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然后一路从康赛集团,到ST康赛,再到被人借壳后成为天华股份,然后变成*ST天华,SST天华,ST天华,再变成中茵股份,最终在2017年彻底变成现在的闻泰。而闻泰在2015年开始装入中茵后,也是一路增发融资,先后通过5次定增,融资近300亿元买资产,先是2019年买了安世半导体,2021年又以24亿元收购了欧菲光旗下的广州得尔塔影像公司。其时欧菲光被外界盛传将失去苹果有关镜头的订单,实在看不懂闻泰收购这样一个丢掉了大客户的公司来干吗?
虽然这次安世半导体公司花330亿元买来的管理权被冻结令人心痛,但是整天想着走捷径,靠融资去收购资产来赚钱的玩法也该终止了,资产买下来容易,但是人心呢?高管呢?技术呢,政策法律呢?都是别人的,人家会让你把企业搬到自己国家去吗?不说什么技术敏感、涉及国家安全这样的大问题,光是就业与税收的问题,也很可能会激发严重的矛盾冲突。
当年采访佛山照明的董事长钟信才,这位有着现金奶牛企业当家人美誉的企业家就公开宣布:我不搞什么资产重组,收购资产的事情也不干,别人的企业半路上买回来是弄不好的。
更何况,闻泰收购安世等企业的钱几乎都是从投资人手里白拿的,这样的收购,闻泰当初真的会掏心掏肝地去评估各种风险因素吗?
或许,风险早在巨额收购当年就已经埋下了。不然这回人家法务官,财务官以及首席运营官(全是外籍人士)会联名写信给法院要求审查自己的企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