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发布研报称,首次覆盖信达生物(01801),给予“买入”评级,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9.8/15.8/32.5亿元,对应PE为162/100/49。公司发布25年中期业绩公告,25H1公司收入59.5亿元,同比+50.6%,其中产品收入52.3亿元,同比增长37.3%。EBITDA为14亿元,净利润为12亿元,在手现金146亿元。信达在国内肿瘤药物领域具备领先地位,综合管线矩阵布局丰富,逐步获批上市有望双轮驱动业绩维持高增。公司重视创新,在研多款产品具备FIC/BIC潜质,提供充足长期发展动力。
报告中称,公司IBI363获批开展全球三期临床,逐步验证新一代IO基石潜力。IBI363是由信达生物研发的全球首创PD-1/IL-2α-bias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同时具有阻断PD-1/PD-L1通路和激活IL-2通路两项功能。2025年8月公司宣布IBI363的IND获FDA批准,开展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首个全球关键三期临床研究:招募约600名患者,比较IBI363单药与多西他赛在IO经治的肺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此前363在2025年ASCO上363亮相三项口头报告:对“免疫耐药”、“冷肿瘤”等具备亮眼的疗效数据。公司开发策略清晰:优先瞄准IO经治的空白市场,在肺癌、黑色素瘤和三线肠癌将在2025年陆续开展注册临床;在一线的肺癌、肠癌开展PoC研究,预计在2026读出。公司同步开展联合疗法拓宽适应症,验证新一代IO基石的潜力。
此外,信达生物综合管线矩阵丰富,多元化出海。心血管代谢及内分泌科来看:玛氏度肽、PCSK9已获批,在研管线聚焦心血管相关的“四高”广阔人群;眼科:双抗分子有望通过差异化机制提升患者生存质量;皮肤科及风湿科:匹康奇拜单抗(IL23p19)率先获批,具备BIC潜力;其余产品管线以FIC/BIC为目的解决未满足需求。IBI3002为全球同类首创的免疫双抗分子,TSLP和IL4Rα为靶点,在哮喘患者初步展示疗效信号。随着临床进展不断推进,有望持续拓展公司在创新管线的全球授权合作,同时获批产品和成熟品种在全球多地区上市加速和拓展准入多元化公司出海模式,加速全球化布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