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肟菌酯健康危害,以及肟菌酯防治什么病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针对蔬菜常见病虫害用药推荐
用药推荐:推荐使用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等药剂进行防治。小菜蛾 症状:以叶片为食,形成透明斑、孔洞或缺刻,严重影响蔬菜品质。用药推荐:可使用阿维菌素、虫螨腈、氯虫苯甲酰胺等药剂进行防治。常见蔬菜病害及用药推荐 白粉病 症状:叶片上产生黄色小点,后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
针对蔬菜病虫害防治,以下是一些推荐的农药及其使用方法: 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 用途:防治菜青虫等鳞翅目害虫。 使用方法:使用8g的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兑水1015kg稀释后喷雾。 康管 用途:防治大龄害虫,效果较好。 使用方法:使用20ml的康管兑水1015kg稀释后喷雾。
蔬菜常用的杀虫剂主要包括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等。吡虫啉:主要用途:吡虫啉主要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这类害虫通过口器刺入植物组织吸取汁液,对蔬菜造成危害。防治对象:常见的防治对象包括蚜虫、叶蝉、飞虱等。这些害虫在蔬菜生长期间常常大量发生,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和产量。
病害打药 对于蔬菜常见的病害,如枯萎病、根腐病、猝倒病、立枯病、青枯病等,可以选用以下农药进行防治: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兑600斤水液,于发病初期喷施,每隔7~10天喷1次。70%甲基托布津:兑1000斤水的倍液,同样在发病初期喷施,并按照相同的频率进行。
防治大葱病害的最好杀菌剂需根据大葱病害的不同类型进行针对性的用药,具体详情如下:大葱紫斑病 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或64%杀毒矾,40%大富丹,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防治3-4次。
空心菜,我国常见的蔬菜之一,多种植品种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如白锈病、轮斑病、蚜虫、小菜蛾和卷心虫等病虫害。以下针对这些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进行说明。 白锈病:此病主要影响空心菜的叶片,病斑初现时为淡黄绿至黄色,随后转变为褐色,并在叶背形成白色隆起的小疤斑。
盆栽植物喷了苯甲肟菌脂能放在家里吗?
1、不能。苯甲肟菌脂是含有毒性的,放在家中会危害人体健康,是不能的。苯甲肟菌酯由多苯醚甲环唑与肟菌酯复配而成,具有的协同作用,既能防病、保护作物健康,又能提高农产品品质。
2、因为它复配了 “苯甲 + 肟菌酯” 两种王牌成分!苯甲能直接杀灭叶片表面的病菌,肟菌酯则能渗透进植物体内,从内部抑制病菌生长,相当于 “表面消毒 + 体内防护” 双重作用。我家月季白粉病最严重时,叶片全是白霜,喷完花枝俏第二天白霜就变灰萎缩,连续喷3次后新叶完全无感染。
3、截至目前,戊唑醇的相关登记共有775个,其中原药登记49个,制剂单剂登记324个,主要包括25%的水乳剂、43%的悬浮剂、80%的水分散粒剂、6%的悬浮种衣剂等,制剂混剂登记402个,主要包括戊唑醇与吡唑醚菌酯、肟菌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丙森锌、福美双等的混剂产品。
小麦成熟前,当心大减产!注意防治小麦成熟前的“三病一害”
小麦成熟前需注意防治的“三病一害”具体为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小麦全蚀病及干热风,其危害特征与防治方法如下:小麦锈病危害特征:分为叶部锈病、条状锈病和杆部锈病三种类型,可阻碍小麦光合作用,导致减产。严重染病时仅剩两片旗叶,蔓延至旗叶将造成毁灭性损失。
小麦锈病:危害:小麦锈病是影响小麦丰收的主要病害之一,可阻碍小麦进行正常光合作用,导致小麦减产。症状:分为叶部锈病、条状锈病和杆部锈病,表现为叶片出现小白点,而后产生黄色粉孢。防治:定期预防尤为重要,一旦发生,化学药物防治为有效方式,主要以三唑类杀菌剂为主,如戊唑醇+肟菌酯等。
病害预防 小麦锈病:是小麦成熟前需要重点预防的病害之一,包括叶部锈病、条状锈病和杆部锈病,会阻碍小麦进行正常光合作用,导致减产。需定期做好预防工作,一旦发生,化学药物防治是较为有效的方式。
在小麦成熟前这段时间里,仍然有3大病害需要预防,小麦能否取得高产,最后一波管理措施一定不能放松。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危害重、易发生,是影响小麦大丰收的主要病害之一,具体又分为叶部锈病、条状锈病和杆部锈病三种危害方式,可阻碍小麦进行正常光合作用,使小麦减产。
苦瓜常见病害,如何识别?
1、苦瓜常见病害识别图谱及防治方法如下:猝倒病 症状:发病幼苗根部出现水渍状痕迹,根部萎缩,子叶未凋零即倒伏。 防治方法:可用70%五氯硝基苯与50%福美双土壤消毒,或用72%霜霉威盐酸盐750倍、灵代森、58%甲霜灵代森锰锌、75%百菌清600倍、32%甲霜恶霉灵300倍液等药剂喷撒幼苗基部。
2、苦瓜病害识别图谱及防治方法如下:病毒病 症状:危害幼苗和刚刚开花结瓜的植株,使生长点萎缩,叶片卷曲,植株越长越小,并逐渐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当叶片开始卷曲时,应连续喷洒2―3次600倍植物病毒疫苗水溶液,或600倍植物助壮素水溶液进行防治,每7―10天喷施一次。
3、苦瓜白斑病 危害特征:初期发生褪绿变黄的圆形小色斑,逐渐拓展成近圆形或不规律型,直径大约1~4mm的黑褐色至深褐色病斑,边沿较显著。病斑正中间灰白色,七边形或不规律状,上生稀少浅灰黑色霉状物质,在湿冷的时候容易看到。经常易导致病斑破孔。
4、苦瓜三种病害的鉴别诊断与防治致病疫霉是真菌亚门疫霉的寄生真菌。病原体在病残体、土壤和带有菌丝体、卵孢子和厚垣孢子的粪肥中越冬,种子也能带菌。生存能力强,病原体主要从植物的根和茎侵入,也从茎、蔓、叶、果实的气孔和气孔侵入。
5、主要危害叶片、茎蔓、瓜条;叶片病斑初为水浸状小点,后为不规则形黄褐色斑,有轮纹,上面有小黑点;茎蔓病斑不规则形,多为纵裂状,上生小黑点,易折断,湿度大时有流胶现象;瓜条病部初为水浸状小圆点,后为不规则形稍凹陷的病斑,上有小黑点易开裂腐烂。
6、(3)白粉病 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叶正面或背面出现近圆形的白色小粉斑,以叶背居多,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成为边缘不明显的大片白粉区。严重时叶片枯黄变脆,一般不脱落。白粉状物逐渐变成灰白色,最后整个叶片变成黄褐色干枯。病害多从中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部叶片蔓延。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