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当前涨幅强劲的美国科技股,现在担忧其存在泡沫还为时尚早。
这是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策略师彼得・奥本海默(Peter Oppenheimer)的观点。他表示,科技巨头股价创下纪录的涨势,伴随着强劲的盈利增长;而在过去的泡沫时期,市场上涨主要由投机行为推动。
奥本海默及其团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科技行业的估值正逐渐偏高,但尚未达到与历史泡沫时期相符的水平。”
不过,这位策略师仍重申了其建议:投资者应寻求多元化投资,以规避美国股市窄幅上涨(仅少数股票领涨)及人工智能领域竞争加剧带来的风险。
英伟达(Nvidia Corp.)、博通(Broadcom Inc.)、微软(Microsoft Corp.)等少数科技巨头推动美国股市创下历史新高 —— 投资者押注这些公司将实现持续盈利增长,且人工智能将提升其生产效率。
尽管高盛、巴克莱集团(Barclays Plc)等银行近期发布的持仓数据显示,投资者对股市进一步上涨的前景仍持乐观态度,但部分市场参与者对人工智能领域高额投入的回报开始持谨慎态度。
周二,纳斯达克 100 指数(科技股权重较高)出现下跌,此前有报告称甲骨文公司(Oracle Corp.)云计算业务的利润率低于多数人的预期。与此同时,彭博社整理的数据显示,近几周新闻报道中提及 “科技(tech)” 与 “泡沫(bubble)” 的频次大幅上升。
科技股估值也在持续走高。目前纳斯达克 100 指数的预期市盈率为 28 倍,而 10 年平均水平为 23 倍;相比之下,剔除美国市场的全球所有国家指数(All-Country World Index ex-US)市盈率仅为 15 倍。
高盛的奥本海默指出,当企业平均价值飙升至远超其隐含未来现金流的水平时,泡沫往往会形成。但他表示,此次表现最佳的科技股拥有 “异常强劲的资产负债表”。
此外,他在报告中写道,股票和信贷市场整体估值上升,这意味着 “当前情况与其说是科技领域存在泡沫,不如说是低利率、全球高储蓄率及经济周期延长等整体环境所致”。
奥本海默称:“若市场对增长的信心减弱,这些科技股确实可能面临回调风险,但这种回调不太可能仅由科技领域泡沫破裂引发。”
2024 年,这位策略师曾采取逆向投资立场,主张投资者从估值过高的美国股票转向长期表现滞后的国际市场。从今年表现来看,标普 500 指数的涨幅已落后于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剔除美国的全球指数(MSCI ACWI ex-US)。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