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车车科技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在出海战略上,公司已明确时间表,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启动国际化进程。首批重点市场锁定亚太与欧洲,随后拓展至中东和拉美。
此外,暖哇科技、致保科技、水滴公司、手回科技、慧择控股等多家保险科技公司也均向记者透露了出海规划。
值得一提的是,慧择控股旗下国际品牌Poni Insurtech已于近日成功取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颁发的金融顾问及豁免保险经纪牌照;近日向港交所递表的暖哇科技董事长、CEO卢旻也曾公开表示,发展海外市场的确将是后续关注重点之一。
借助企业出海东风
今年以来,中国企业出海进程加速,以新能源汽车为例,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30.8万辆,同比大幅增长84.6%。
在2025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在谈及接下来的公司规划时,将在境外积极推动“新能源车险出海”项目,进一步扩大保险服务收入增量来源,作为其新能源车险战略的重要一环。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太保产险也携手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MSIG)及中怡保险经纪,与国内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达成战略合作,成功实现泰国市场多批次保单落地。
与之类似,保险科技企业也看到了这一机遇。车车科技(CCG)创始人、CEO张磊坦言,公司的核心思路是“跟随中国车企走出去”。
张磊进一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依托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在海外的销售网络,车车科技能够成为它们的数字化保险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一方面承接随车而来的保单需求,另一方面以技术和数据沉淀构建海外护城河。
“模式上,我们计划把在国内验证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保险服务平台模式复制到海外,打造连接当地保险公司、经销商、车企和消费者的枢纽。凭借已打通的新能源车企保险服务入口,车车科技能为本地保险公司提供车险交易入口,打通投保与理赔接口,并输出基于国内真实赔付经验的定价模型,帮助当地形成承保能力。”张磊说道。
张磊透露,车车科技2026年海外业务以市场开拓和平台落地为主;随着首批重点市场(亚太、欧洲)落地并进入放量期,2027年海外业务有望贡献10%以上的收入,成为主要增长引擎;到2028年,若合作网络成熟,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车车科技上半年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车车科技的新能源车险新车保单量已突破81万张,同比增长135.5%,对应的保费达到26亿元,同比增长150.6%。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创新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龙格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当前保险科技出海主要看中全球市场增长潜力,尤其亚太、拉美等新兴市场保险渗透率低但需求增长快。同时,多国政策鼓励金融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利的准入环境。
AI赋能,暖哇、手回规划出海
腾讯云与霞光社联合发布的《AI in ALL 2025企业出海白皮书》指出,中国企业出海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数字变革及增长机遇。2025年,国产AI现象级爆发,在技术能力和商业模式的双轮驱动下领跑全球。无论是AI Agent赋能业务效率跃迁,还是AIGC重构内容生产模式,从产业纵深到产品创新、从个性化服务到跨区域适配,AI正成为中国企业出海的全新增长引擎。
众安保险常务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王敏在近日的外滩大会上表示:“AI正在驱动一场深远的行业结构性变革,商业价值的核心不再局限于软件工具本身,而是越来越多地体现在通过AI直接交付业务成果上。”
值得关注的是,由众安保险孵化的AI科技公司暖哇科技于近日启动港股IPO,该公司的定位正是国内最大的独立AI科技公司。据悉,其主要使用多智能体系统“阿拉莫斯”及“罗布泊”提供AI承保及AI理赔解决方案,截至2024年底,超90家保险公司采用其解决方案,包括2024年保费收入前十大险企中的八家。
暖哇科技董事长、CEO卢旻在此前接受采访时透露,“发展海外市场将是我们后续的关注重点之一,会考虑把我们的科技能力逐步复制到某些更适合中国公司的海外市场。”
龙格指出,当前中国拥有技术应用领先性,保险科技企业在数字支付、风控模型等领域的经验可复制向海外。另外,国内竞争饱和也驱动了保险科技转向海外寻求增量。
无独有偶,小雨伞保险经纪母公司手回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光耀也在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我们的战略规划中,通过兼并、收购和海外扩张实现增长是明确的发展方向之一。”
他指出,虽然具体的国际化战略细节(例如首选市场、模式等)仍在规划和探索中,但我们会审慎评估海外市场的机遇与挑战,寻求与集团现有优势和能力协同的发展路径,以期在全球保险市场中开辟新的增长曲线。
手回科技中期业绩报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手回集团继续坚持科技投入,全面上线AI产品配置平台,实现保险产品参数化配置及可视化编排。
慧择、致保海外“排兵布阵”
事实上,除了车车科技、暖哇科技和手回科技以外,还有不少保险科技公司已经先行一步,进入海外市场“掘金”。一位相关业内人士指出,保险科技公司出海能开辟新收入渠道,并摆脱国内同质化竞争。
在2025年4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专访致保科技(ZBAO)获悉,致保科技旗下马来西亚拉布湾再保险子公司在2025年成功获得当地再保险许可并将开展业务。
致保科技联合创始人、CMO罗霄此次进一步向记者透露了更完整的海外规划,他表示“海外市场将以东南亚为起点,逐步向欧美等主流地区拓展,依托国际化资源与优势,为跨境企业、外籍人士等提供多语种、跨币种的保险经纪服务,助力其应对跨境经营与生活中的风险挑战。在海外市场拓展过程中,将根据不同地区的市场特点与监管环境,灵活选择合作、布局方式,深化与当地市场的连接,逐步扩大国际服务版图。”
龙格认为,致保科技在东南亚通过再保险与经纪业务协同,营收增长显著;嵌入式保险等模式在海外空白市场易获客户,助力盈利模式优化。
水滴公司(WDH)则在2023年就在香港成立了持牌保险经纪公司——水滴金融。水滴公司创始人兼CEO沈鹏指出,过去两年水滴公司已经在香港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保险经纪服务体系和合作网络,后续也会借鉴内地业务的经验,探索产品端和运营端的创新点。面向未来,水滴将进一步发展国际化业务,持续关注海外保险市场的用户痛点和科技赋能机会。
此外,慧择控股(HUIZ)董事长兼CEO马存军在今年年报期间表示,慧择正稳步推进未来12个月内进入新加坡和菲律宾两大新市场的计划,努力实现2026年其国际业务收入占比达30%的目标。
对于当前出海的最新进展,慧择控股董事长兼CEO马存军透露:“慧择旗下国际品牌Poni Insurtech已经成功取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颁发的金融顾问及保险经纪牌照。同时二季度越南子公司Global Care保费与总收入同比均实现超30%的增长。”
他表示,未来,慧择将以AI为核心引擎,重塑中国保险行业生态与运营流程的同时,持续关注东南亚不同国家的市场潜力,积极探索数字化保险服务的中国方案输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