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价下跌速度竟然拿了个第一。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北京二手房价环比7月下跌1.2%。
其他一线城市也跌不少。
上海环比下跌1%,广州环比下跌0.9%,深圳环比下跌0.8%。北上广这三个城市都处于二手房环比跌幅前十中。
70座大中城市中,只有长春的二手房价没跌,上个月则是太原。
如今,房价下跌的势头不减,而从这两个月的数字看,一线城市房价下跌的速度明显快于二三线城市。
8月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跌12.9%。
从贷款的情况看,根据央行最新发布的社会融资规模数据,8月社会融资增量25693亿元,同比少增4630亿元。8月居民的新增贷款再创新低,只有303亿,今年累计的居民新增贷款也只有7110亿。而2021年这两个数据分别是5755亿和55614亿。
虽然今年8月北京出台了救市政策,并且二手房成交量也止跌了,但依然没有摆脱以价换量的大趋势。
主要是二手房挂牌量一直在增加。58安居客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7月,百城二手房挂牌量冲上254.64万套。而且今年30岁以下购房者的比例仅25%,年轻人不买房的原因就是没钱,未来的市场购买力会越来越弱。
以北京为例,特别有两类房产最为脆弱。
一种是“老破小”学区房;一种是远郊定位,但规划落空。
整个北京海淀区的老破小学区房都在经历"缩水"。这跟教育政策的调整有关,现在实行多校划片,就算买了学区房也可能被分到别的学校。加上1200多名老师跨校轮岗,名校和普通学校的差距在缩小。
北京房山、大兴等郊区房价较2021年高点下跌了30%-50%。大城市的郊区大多在当地没有什么优质产业,之前房价的高涨更多是核心城区的溢出效应,或者有“通地铁”、“产业转移”等规划。但由于核心城区的就业机会也在减少,溢出效应没了,规划也落空了,郊区的房价反而受冲击更大。
北京房价领跌,其实也反映了本轮房价大调整的核心原因——就是房产带来的“财富效应”的消失。房产曾经带来的财富效应越大,在消失的时候房价调整的幅度就越大、速度就越快。
如今一线城市的消费数据比不上二三线城市,就是这个原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