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上交所ETF之家)
服务长期资金,共话债市惠民。8月22日,鹏扬基金联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证券报共同举办走进上交所暨债券ETF发展研讨会。上海证券交易所创新产品部相关负责人,上海证券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齐劼人,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分别致辞,上海证券交易所、鹏扬基金和国民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专家做了主题演讲,业内多位机构专家参加了圆桌论坛的研讨活动。来自金融基础设施机构、指数公司、保险、银行,券商、信托、公私募基金管理人、各类型基金销售机构、新闻单位、实体企业与高校、研究院所的近两百位人士现场参会。
本次研讨会系统呈现了上交所ETF市场在制度完善、产品创新与市场扩容下的市场生态建设成果,介绍了在超长期债券ETF方兴未艾的背景下30年国债ETF的运行情况,探讨了各类金融机构共建债券ETF生态圈、服务广大投资者的策略。
鹏扬基金总经理杨爱斌表示,ETF具有强大生命力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ETF市场发展历程体现了创新的精神。ETF市场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制度和产品的创新。二是ETF具备鲜明的工具特征。投资者利用工具进行交易或是配置不同收益风险的组合,实现了多元化的投资目标。三是ETF生态建设做到了兼容并蓄。ETF底层的资产涵盖了股票、债券、商品、黄金等各大类资产,贯通南北水,连通海内外,服务了各类机构。
展望未来ETF发展趋势,杨爱斌认为,ETF将不断地提高站位,支持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局。ETF也将和衍生品进一步联动,促进产品和策略的创新。在建设ETF生态中,市场机构将持续提升投资者服务质量。
上海证券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齐劼人在致辞中表示,近两年资本市场有三个明显的特点。第一,A股市场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IPO数量在变少、退市数量在增加,且监管部门一直强调严把质量关;第二,资产管理规模在增加。例如ETF已经突破了4.8万亿,其他大类资产的总规模在最近一年多时间也都呈增长趋势;第三,硬科技含量十足。今年以来A股的特点之一是强调并购重组,且科创板的并购重组尤其受到关注。
齐劼人介绍称,上海证券报1991年7月1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创刊,1995年由新华社主管主办,是新华社直属机构、重点报刊,是新中国第一份证券金融类全国性财经日报,也是中国证监会法定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媒体。上海证券报是以权威、专业、价值为宗旨的全媒体财经机构,是以开放、分享、共赢为目标的资本市场服务平台。经过30多年发展,现已形成包括上证报、中国证券网、上证App、上证音视频、上证微信微博等平台和端口在内的全媒体矩阵。作为一家以“权威、价值、专业”为宗旨的财经全媒体机构,上海证券报将继续做资本市场的开放、分享、共赢的服务性平台,从市场交流、建言献策和投资者教育等多维度支持ETF市场发展。
上交所创新产品部表示,ETF深刻影响了公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和总体格局。从全球维度来看,自2015年起被动基金市场份额占比显著提升。在中国境内市场,ETF规模已经超过4.8万亿元,市场正经历从规模增长转向量质齐升的深刻变革。在市场产品体系持续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市场生态持续优化的背景下,加之2022年以来宏观利率水平下行等因素的影响,债券ETF呈现了快速发展的态势。
据上交所创新产品部介绍,指数化投资已成为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一大趋势,而ETF正是推动指数化投资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上交所将持续做好投资者的服务对接工作,积极调研服务各类投资者的ETF投资需求,构建各类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生态。
交易所债券市场为债券ETF的运作提供了底层资产,是我国加快构建投融资协调的市场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上交所债券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债券市场。上交所债券业务中心认为,过去十几年来债券市场的投资和交易方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蓬勃发展的债券ETF市场正在成为其中非常重要的交易方式之一。“ETF工具不仅拓宽了机构投资者参与资产市场的广度,而且当不同久期、不同类别、不同风险特征的ETF产品摆在投资机构面前的时候,基于这些产品的各类衍生品工具也能够在此基础上蓬勃的发展起来。”在未来债券ETF市场的发展中,上交所将会同市场机构一道继续做好便利投资者、促进市场发展的制度优化与探索。
鹏扬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经理施红俊介绍了30年期国债ETF的运行情况。“根据鹏扬基金数据,2025年以来,这只产品日均成交额超80亿元,日均成交超7万笔、日均换手率为58%,最新投资者户数超过5万户,不仅体现出了很高的流动性,而且各类投资者广泛参与,很好地体现了金融的人民性。”这些特点进一步形成了三个实用价值:一是配置价值。长期限负债的久期匹配需求。不少上市保险公司都在2024年年报中表示将加大、加强长期利率债配置的观点。二是组合投资工具。30年国债与股指存在明显负相关,采用股债配置策略不仅可以提高组合收益还可以明显降低资产组合波动。三是交易价值。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随着30年国债的发行比例明显提升,30年国债品种流动性也明显改善,2025年6月末以来,30年国债活跃券5日平均成交额正式超越10年国债活跃券。另外更长的久期也贡献了更高的弹性,在趋势交易中成为更加有效的工具。
作为管理长期资金的机构投资者,国民养老投资总监孙晅认为,相比于现券,得益于债券ETF平均久期能够始终保持在稳定水平,各期限的债券ETF均可作为高效便利的久期管理工具。债券ETF品类持续扩充,可便捷形成多样收益风险特征的固收策略,在投资策略扩展性上挖掘新空间,国民养老在目标日期型商业养老金产品以及相对短期限商业养老金产品管理中已有运用。相比于主动债基,债券ETF具有更低费率和更高透明度等优势,未来可满足一定个性化需求的主动型债券ETF在养老金配置中将有更大发展空间。“发掘契合养老金产品个性需求的债券ETF,比如开发底层债券资产到期日统一的债券ETF,减小到期日资产净值波动,可适用于商业养老金中的期限保本类产品,更好支持老百姓的养老金融投资需求。”
在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保险公司、券商自营、指数公司、个人投资者代表等领域的多位嘉宾围绕“探索债券ETF运用场景,建立多元化的市场生态”这一主题各自分享了观点。机构投资者对债券ETF运用已经较为普及,对债券ETF这一品类流动性及交易深度、产品体系的广度进一步提升颇有期待。市场机构发力投教工作也在开花结果,个人投资者则随着理念越来越成熟,开始关注资产配置,尝试组合投资,助力投资者结构优化和流动性改善。有参会人士表示,投资者以债券ETF为基础开发出越来越多的策略,各类投资者的策略在未来也可能会彼此进行融合,期待市场制度进一步完善,债券ETF的未来仍将是星辰大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