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想纯电新车i8上市,但这款花费约20亿元设计改动的车型,既没能拿出让消费者眼前一亮的核心优势,也没有跟进当前的市场潮流。发布次日上午港股开盘即暴跌超10%,资本市场态度难言乐观。增程红利消退、纯电尚未起势,外界担心理想汽车滑向平庸。
(2)一场围绕未来家庭出行核心场景的战略卡位战已然打响,理想i8在下半年将直面的对手包括,顶配价格预计不超过i8起售价的乐道L90、华为加持的问界M8纯电版,以及国产造车新势力的终极对手特斯拉将推出的Model YL。
(3)理想的部分股东或许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已有担忧,i8发布前,理想的主要管理层和股东已抛售股票。MEGA上市失利的阴影仍在,理想的第二款纯电产品必须足够成功,才能扛住来自市场和经营的重重压力。
“第一眼看到理想i8设计图,我都觉得有点丑。后来越看越觉得这车透着高级感,实车比效果图惊艳十倍。”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在日前的i8发布会上这样表示。
但就是这样一款让他颠覆审美的满意之作,投资者却不愿买账。发布次日上午,理想汽车港股开盘即暴跌超10%。暴跌次日,理想汽车港股股价依旧没有起色,7月31日收盘跌0.67%。
眼下的局面可能不在李想的预料之内。i8设计改动所产生的投入达到约20亿元,李想希望这款车能够“再次定义纯电SUV”。进入宣传期,自MEGA失利后一度沉寂的他频繁出面接受采访,正式发布前几乎以日更频率在社交平台维持新车热度。
现在,这些对产品特性的官方宣传被网络评论淹没,其中不乏质疑的声音。
一张流传度颇广的图片截取李想和车载桌板的同框时刻,并与蔚来和小鹏的自研芯片做对比。言下之意,头部造车新势力的含金量已经出现分化。理想不再是那家单凭“冰箱、彩电、大沙发”就能收获用户喜爱的车企了。
更重要的是技术路线变化。当增程红利消退,纯电成为理想汽车业务翻身仗的核心抓手。首款产品MEGA未能一炮走红,如果i8再度失利,这家公司可能从昔日的造车新势力冠军加速滑向平庸。
01
从引领时尚,到脱离潮流
截至发稿,理想汽车没有公开i8的大定数据,但是下跌的股价和潜在消费者评论,却让人对其产品销售前景不免担忧。
新能源汽车近年的核心宣传点变化非常快,从最初的续航里程、充电速度,逐渐扩展到高阶辅助驾驶和高压快充平台。理想汽车曾经也是潮流的引领者,其标志性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被同行竞相模仿。
现在,风向标逐渐演变为车载储物空间。小米、蔚来乐道等品牌已将前备箱的潮流推至台前,但理想在i8的开发中舍弃了前备箱。
i8锚定的纯电大六座SUV市场,是当前车市竞争最激烈的品类之一。作为高度功能导向的细分市场,六座SUV乘员空间和储物能力的平衡,是家庭用户做选择的核心逻辑。一些消费者感觉没有前备箱的理想i8“落后了”。
AI识股
想在纯电六座SUV市场一枝独秀,难度也极高。一场围绕未来家庭出行核心场景的战略卡位战已然打响,理想i8在下半年将直面的对手包括,顶配价格预计不超过i8起售价的乐道L90、华为加持的问界M8纯电版,以及国产造车新势力的终极对手特斯拉将推出的Model YL。
面对群狼环伺,李想将纯电补能体验作为一项核心卖点。倚仗增程路线,理想曾因消除用户里程焦虑实现错位竞争。眼下迈入纯电赛道,如何补能就成为绕不开的课题。
为解决纯电续航焦虑,理想加速布局充电基础设施,截至7月29日,其超充站数量已经超过3000座,超充桩数量超过1.6万根,大幅超过特斯拉公布的最新数据。
建设速度虽快,但1.6万根充电桩,能否从根源上为理想争取竞争优势仍待观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我国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超过了408万根,但用户的里程焦虑依旧普遍存在。
02
江山难守
理想是造车新势力中最早盈利的公司,过去五年累计交付超过133万辆汽车,连续两年成为20万元以上中高端市场中国品牌汽车销量冠军,年营收超千亿元,一度令同侪难以望其项背。但进入2025年,这家公司的经营态势不再乐观。
6月的最新销量数据显示,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63万辆,同比大幅度下滑24.06%,成为头部造车新势力中为数不多出现负增长的公司。
鉴于形势,理想汽车已经下调全年销量目标。据媒体报道,今年5月,理想汽车将其2025年销量目标从年初设定的70万辆下调至64万辆。但现实的残酷之处在于,尽管下调了全年销售目标,半年过后,理想全年目标完成率仍不足三分之一。
AI识股
压力还体现在盈利能力上。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理想汽车实现1.78万元的单车平均净利润。但今年一季度,这一数字已经降至不到0.7万元每辆,累计降幅超过六成。
理想汽车之所以从神坛滑落,原因离不开其增程式技术的先发优势在同质化竞争中加速稀释。自理想多款车型成功验证市场对于中大型增程SUV的接受度,鸿蒙智行、零跑、深蓝等汽车公司意识到这一技术路线的商业优势,并加速布局。如今,增程市场已经步入“百家争鸣”的阶段。
而在内饰方面,理想曾经的杀手锏“沙发、彩电、冰箱”现在几乎已经成为国内新车的标配。无论是增程路线,还是舒适性配置,都已经无法给理想构建深度足够的护城河。
一些学习理想的车企,甚至已经超越这家公司本身。一个鲜明的例子是,零跑凭借“半价理想”的定位,过去半年超越理想跃升至新势力车企销冠位置。零跑C10对应L6,C16挑战L8,整体功能可相媲美,但售价却只要后者的一半左右。
面对经营状况变化和市场地位易主,理想的部分股东或许对公司的未来发展已有担忧。新品似乎并未有效缓解这种情绪,纯电新车i8发布不久前,理想的主要管理层和股东已抛售股票。
美团首席执行官兼理想汽车非执行董事王兴,过去两年间已多次减持理想汽车。新车发布前一月,王兴的减持动作开始加速,四天的时间里累计减持超过570万股,套现超过6亿港元。
理想汽车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也在i8正式发布前减持10万股,套现140万美元。理想汽车CTO谢炎则减持12万股,套现166.56万美元。
新品能否得到市场认可还尚未可知,支撑理想基本盘的当家产品L系列近期遭遇大规模投诉,让理想汽车的前景更添不确定性。
日前理想车主集体投诉新车异响,公司一时间被推至风口浪尖。多位车主向凤凰网财经《公司研究院》投诉称,自己购买的新车到手不久就出现异响情况,且理想售后没有提供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
第三方汽车投诉平台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车质网显示,仅本月理想汽车转向系统异响相关问题的投诉就超过200条。涉及产品覆盖理想L系列全系车型,包括L6、L7、L8、L9。
03
输不起的翻身仗
当理想汽车新势力头部阵营的地位岌岌可危,i8的市场表现被赋予更沉重的意义。
对内,MEGA上市失利的阴影仍在,理想的第二款纯电产品可能需要足够成功,才能扛住来自投资方的压力。李想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我们做纯电,很多因为公司增程产品成功而来的投资人表示反对”。
更为关键的是,理想看家产品增程车型能带来的红利已经减退——2024年四季度理想增程市占率(理想增程销量/行业插混总销量)环比下滑了2.1%。
放眼未来,转向纯电也是理想不得不做出的战略选择。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此前表示,进入2025年后,早期选择新能源的用户逐渐进入新一轮换车周期,“他们肯定选纯电”。
对外,华为、小米等科技企业大举进军纯电汽车领域,特斯拉也推出新品搅动市场,理想汽车亟需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纯电车型,以维持其在行业第一梯队的领先地位。
除了刚刚上市的i8以外,理想汽车还将于今年9月推出大五座纯电SUV车型i6。这款车预计将主攻20万以上纯电市场。
必须在纯电领域扳回一城的决心,已经体现在理想对销量目标大刀阔斧的调整上。据媒体报道,理想将全年目标拆分,增程产品L系列的销售目标从56万辆下调到了52万辆,而纯电车型的目标则从5万左右提升到翻倍的12万辆。
市场留给理想纯电产品的耐心可能不多了。无论是i8还是i6,都只能赢不能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