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不少曾经挣扎在清盘边缘的迷你基金,正在通过布局风口赛道和未来产业实现“致富”之路。
Wind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共有15只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超10倍,其中13只为一季度规模不足2亿元的迷你基金。通过重仓股腾笼换鸟,这些基金大举押注机器人、创新药、算力等热门赛道,部分产品甚至提前布局可控核聚变、深海科技等前沿领域,成为基金公司探索布局未来产业的“矛”。
迷你基金“脱贫致富”
二季度规模增幅最大的是王秀管理的同泰产业升级。该基金在一季度曾遭遇大额赎回,一度沦为规模不足万元的迷你产品,挣扎于清盘边缘,因此一季度末的股票持仓仅有6只银行股。但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的规模已超过1.44亿元,规模增长超1.46万倍。
值得一提的是,同泰产业升级混合的持仓在二季度发生“大换血”,不仅股票仓位猛增,从一季度的三成大幅升高至九成,且持仓方向大幅调整,从银行股转为重仓机器人,二季度末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地平线机器人、敏实集团、德昌电机控股、优必选、越疆、易实精密、丰光精密、机科股份、速腾聚创、首程控股,这10只股票均为该基金二季度新进品种。
另外比较受关注且规模大增的是以近120%收益率位列今年收益亚军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管理规模为11.32亿元,较一季度末的0.36亿元增长超30倍。
该基金在二季度大幅加仓了三生制药、信达生物、热景生物、石药集团、一品红等个股,其中三生制药、一品红等个股在二季度股价翻倍。基金经理梁福睿指出,该产品三季度将继续聚焦在创新药领域,整体持仓和交易思路将围绕临床数据读出、管线海外授权和国内销售放量三个角度展开。
此外,陈岚和吴秋君管理的中信保诚稳鸿从一季度末的不足0.17亿元,大增至二季度末的94.93亿元,规模增长近574倍;林景艺管理的信澳核心智选从一季度末的0.11亿元增至二季度末的2.16亿元,增长近20倍;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从一季度末的1.17亿元增长至二季度末的15.27亿元,增长超12倍。
整体来看,据Wind数据统计,二季度有15只基金实现了超10倍的规模增长,其中13只基金都曾在一季度末规模不足2亿元,在二季度实现规模飞跃,成功“脱贫致富”。
重仓股腾笼换鸟抓风口
在迷你基金华丽转身的背后,像同泰产业升级混合一样发生大幅调仓、重仓股换血的基金屡见不鲜。
比如,冯炉丹管理的中欧数字经济也在二季度进行了大幅换仓,减持机器人、智能驾驶,加仓算力,前十大重仓股更换了8只,最新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中际旭创、新易盛、胜宏科技、沪电股份、天孚通信。
冯炉丹在二季报中表示,该基金持续聚焦五大核心投资方向,AI基础设施、AI应用、国产AI产业链、智能机器人与智能驾驶,以及端侧AI。具体配置方面做了四大调整,一是加仓推理侧基础设施,重点布局和海外需求相关的、具备技术领先优势的企业;二是优化AI应用组合,更强调实际落地与盈利模式清晰;三是减配机器人赛道,等待技术演进临界点的出现再择机加仓;四是继续看好智能整车厂的中长期机会,但在行业竞争越发复杂的背景下,对整车企业进行了更为均衡的配置。
再比如,规模从68万元左右增长到近4600万元的信澳新财富,在二季度减持了白酒、地产、电力、电池等行业,转而大幅加仓券商、保险、有色,如中信证券、光大证券、中国人寿等,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换血”。
信澳新财富的基金经理李德清在二季报中表示,二季度是银行和微盘股的强势区间,哑铃型的走势分别体现了不同资金的应对策略,在强现实弱预期下,股债表现较多的都是筹码交易特征,权益防守胜过进攻,所以二季度内减持了周期消费,增加了大金融板块配置。
也有行业主题基金在细分行业之间进行了结构性调仓,以永赢医药健康为例,该基金的配置在二季度发生了转向,从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等行业全面转向创新药,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舒泰神、热景生物、益方生物、泰恩康、奥赛康,其中,舒泰神年内涨幅高达523.75%。
永赢医药健康的基金经理单林在二季报中表示,创新药此轮产业趋势,类似2018—2019年CXO板块的爆发逻辑,本质是产业长期耕耘后势能的集中释放。展望下半年,在全行业资产比较下来,创新药仍是确定性比较强、置信度比较高、空间比较大的资产,国内创新药企业有望继续依托优秀的临床数据、持续的产品出海及商业化兑现,从而带来更好的表现。
提前卡位前沿科技赛道
除了上述创新药、算力等已经大热的风口,还有基金公司正以迷你基金为“矛”,刺向深海科技、可控核聚变等处于“0到1”早期阶段的未来产业,提前卡位前沿科技赛道。
比如,永赢制造升级智选、华富天鑫灵活配置混合均重仓了旭光电子、国光电气、王子新材等个股,且都在二季报中花了大量篇幅,阐述对可控核聚变方向的看好。
永赢制造升级智选的基金经理胡泽在二季报中表示,2025年可控核聚变发展逐渐加速,上海超导启动IPO让市场对可控核聚变的关注度大幅提高,预计以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聚变项目为代表的多个可控核聚变试验项目都将在今年招标或建设,如果试验堆进度顺利,从试验堆向工程堆升级后,可控核聚变的投资还会再上一个量级,达到每年300亿—500亿元,一旦达到商业化条件,可控核聚变有望迎来大规模爆发,这将给投资人带来丰厚的回报。
华富天鑫灵活配置混合的基金经理陈启明在二季报中表示,二季度该基金向可控核聚变方向进行了重点配置,包括磁体、包层、真空室、电源、检测、总装等各环节,布局托卡马克、仿星器、场反位形(FRC)等磁约束及聚变裂变混合堆相关路线。随着全球可控核聚变技术不断成熟和发展,行业订单有望持续落地,推动行业相关公司受益。
再比如,永赢启源混合则重仓深海科技产业链,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为中国海防、中科海讯、西部材料、派克新材、海洋王。永赢启源混合的基金经理沈平虹表示,该基金重点关注深海科技领域的四大核心方向,包括深海材料,如钛合金、碳纤维、防腐材料等;深海探测,如海底声呐、深海机器人等;深海应用,如深海油气开采、深海金属开采等;深海基建,如深海IDC、深海通信与导航技术等。不过,由于深海科技行业尚处于“0到1”的阶段,尽管中期的产业趋势和政策支持力度较为确定,但仍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在上市公司的业绩端。
主编:王基名 编辑:汪云鹏 美编:刘晓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