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周报-时代在线
近日,天津金融监管局发布《天津金融监管局关于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变更名称的批复》,正式批准将公司的中文名称变更为“天津京东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京东消金”),公司应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变更及许可证换领事宜。
对此,京东消金方面回应时代周报记者称,公司名称变更不影响已签署的合同、协议的效力,公司业务和客户服务不受任何影响。公司未来将致力于高质量发展,为广大客户创造更好的用户体验。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捷信消金变更为京东消金,从品牌层面讲,意味着该持牌主体已纳入京东集团旗下;从行业层面讲,则意味着消费金融行业的“互联网系”公司又添一名实力新成员,有望带动持牌消费金融行业的整体注册资本、贷款规模等指标的增长。
捷信消金更名为“京东消金”
捷信消金成立于2010年,是国内首批四家消费金融试点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其注册地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捷信消金原全资控股股东为捷信集团,后者由中东欧地区规模最大的投资和金融集团之一派富金融控股有限公司100%控股。
2024年12月20日,天津银行发布公告称,本行与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捷信集团、捷信消金签订协议,投资捷信消金。
公告显示,本次投资捷信消金是由天津市政府推动、京东主导的股权重组工作,采取的是“先减资后增资”的方式完成股权调整。
重组后,捷信消金注册资本由70亿元减至50亿元,京东集团通过旗下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合计持股65%,成为控股股东;原股东捷信集团的持股比例降至2%。其他股东中,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持股12%,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股11%,天津银行持股10%。
2024年12月31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调整股权结构及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公司注册资本减少20亿元,由70亿元变更至50亿元。同时,同意上述股权结构变更。
今年4月18日,天津金融监管局核准了由张含春出任捷信消金总经理的任职资格。三天后,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捷信消金的负责人已经由捷克籍OndrejFrydrych变更为中国籍张含春。变更后,张含春任捷信消金总经理、法定代表人,OndrejFrydrych从副董事长、总经理调整为副董事长。
张含春于2017年11月加入京东,现为京东副总裁,京东科技风险管理相关负责人。张含春也是京东入主捷信消费金融后,向其派驻的首位高管。
目前,京东的金融业务主要涉及个人金融、企业金融、金融科技等板块,信贷产品包括京东白条、京东金条、京企贷、企业主贷、京农贷等。在获得消金牌照之前,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是京东金融业务板块核心放贷牌照之一。
“拿下持牌消费金融牌照后续有望为京东金融的自营、联营贷款提供持牌助力。”苏筱芮表示。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消费金融牌照的好处包括可接入央行征信系统,这便于京东开拓线上线下全场景金融服务,深度绑定用户消费数据,增强自身竞争能力。
曾经的“消金一哥”
作为国内第一批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金在行业发展初期占据先机,曾一度被称为“消金一哥”。
自2010年成立以来,捷信消金凭借覆盖全国的线下网络和“人海战术”快速崛起。至2018年,捷信消金的营业收入达到峰值185.16亿元,是彼时唯一一家营收规模突破百亿的消金公司;同期净利润达13.96亿元,位列持牌消金第一名。
2019年,捷信消金实现营收173.22亿元,同比下降4.91%;实现净利润11.40亿元,同比下降18.36%。
不过,捷信消金的资产规模在2019年末首次突破千亿,达1045.36亿元,成为首家资产规模超千亿的持牌消金公司。同年7月,控股股东捷信集团向港交所提交IPO申请,但最终未能成功上市。
到了2020年,重视线下消费场景布局的捷信消金遭遇到消费场景线上化迁移的强烈冲击,经营情况急转直下,其引以为傲的线下门店也已成为累赘。
wind数据显示,2020年捷信消金实现营收112.32亿元,同比减少35.16%;净利润仅1.36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8.04%。截至2020年末,捷信消金资产总计652.07亿元,较2019年资产规模锐减近400亿元。
据天津银行2024年12月20日公告,捷信消金2022年度、2023年度的税前利润分别为0.69亿元、-42.65亿元,税后利润分别为0.34亿元、-31.99亿元。
捷信消金在官网披露的2024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为48.42亿元,负债总额为22.68亿元,所有者权益为25.74亿元。
苏筱芮表示,整体来看,消费金融行业当中依旧是本土玩家最具实力,担当着持牌消金公司的主要出资人,其他外资主要担当一般出资人的角色,例如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此类结构相较外资作为主要出资人的情形,更能发挥各自所长,形成优势互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